1月22日晚,由司法部、新华社、中央电视台联合录制的"守望初心--新时代最美法律服务人"揭晓仪式在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CCTV 12)正式播出,咸宁市赤壁市司法局法宣股股长刘少华同志荣获"新时代最美法律服务人"之"最美普法人",全省仅此一人。
为了开展好"砥砺奋进的五年·讲好中国故事"重大主题宣传,展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司法行政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取得的改革成就,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为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出积极努力,从2017年5月起,司法部与新华社共同举办 "砥砺奋进的五年·司法行政故事"--新时代最美法律服务人主题宣传活动。司法行政系统大范围宣传各行业公共法律服务人员先进事迹尚属首次。
刘少华在法宣司最美普法人座谈会上发言
经过省、市选拔推荐、网络投票和评委评选等环节,共评选出普法人等9类"新时代最美法律服务人"。刘少华同志因"痴心普法三十三年"的感人事迹荣获"新时代最美法律服务人"之"最美普法人"。"最美普法人"全国共十人,全省仅刘少华一人入选。11日晚,在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谭先振带队下,刘少华同志赴京参加揭晓仪式,并上台领奖合影。12日上午参加司法部法宣司座谈会,下午接受新华网专访。13日载誉归来后参加咸宁市司法局组织的座谈会。
刘少华接受新华网采访
司法部党组书记、部长张军,中央综治委副主任、中央政法委副秘书长、中央综治办主任陈训秋,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驻会副主任吕忠梅,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姜伟,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李如林,国家安全部副部长苏德良,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副会长张苏军,新华社副社长、党组成员刘思扬出席揭晓仪式。
刘少华履历:男,1963年出生,汉族,湖北省洪湖市人,大学学历。历任赤壁市司法局陆水湖法律服务所主任、中伙铺司法所所长、法宣股副股长、股长等职。刘少华同志从业30多年,长期奋战在法治宣传教育领域,是省、地、市级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领头羊之一,在"一五"至"七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实践中创新工作方法,积累了大量的普法工作经验和技巧,为机关、企业、学校、乡镇、村(社区)讲授法律知识课1000余场次。先后荣获集体三等功、个人三等功、湖北省优秀法治宣讲员、湖北省优秀基层理论宣讲员、咸宁市、赤壁市的"十佳政法干警"和"十佳最美家庭"等荣誉。
附:刘少华事迹《痴心普法三十三载》
痴心普法三十三载
——记湖北省咸宁市赤壁市司法局法宣股股长刘少华
他,1983年参加普法工作,经历了从1986年开始的"一五"普法到如今的"七五"普法,整整33年,咸宁市仅此一人。
他,年年是先进个人,股室年年被评先进,每个五年普法期间,他所在的赤壁市普法工作位列全国、全省先进,各级赞誉有加。
他说:"我就是一名痴心的朝圣者,为达法治的圣地,我心永恒。"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他就是现年54岁,湖北省咸宁市赤壁市司法局法宣股股长刘少华。
初心:源自1983年法治课的启蒙之旅
1984年的桃花坪社区的法治讲课,犹如星星之火,点燃了刘少华心中的渴望。
在刘少华看来,带有诗意色彩的桃花坪社区,是他心中的"井冈山根据地
1984年,21岁的刘少华,应邀为桃花坪社区居民讲授常用法律知识《老年人与法》。他用从报纸上剪辑的现实案例,用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讲解。
"闻讯而来的居民挤满了小屋子,课间讲课不断被听课的居民打断,一口气从早上八点讲到了中午12点多,老百姓还在踊跃提问,热情不减。"忆起当时盛景,刘少华既喜且忧。
忧的是:桃花坪社区地处赤壁市蒲圻纺织总厂,退休的工人居多。当时,法治建设才刚开始起步,又处改革开放初期,从工作岗位上下来的工人各种矛盾聚焦,错综复杂的利益诉求亟待处理。
喜的是:"百姓对法律有着迫切需求,这是普法的机遇!"刘少华发现,家庭关系如何处理、财产如何分割、下岗待遇如何保障等一系列现实的痛点问题,可以通过普法方式告诉工人解决问题的途径,最大限度减少办事成本和损失,有效化解社会矛盾。
通过他的引导和帮助,众多工人的法律难题迎刃而解。回想工人们热泪盈眶的情景,刘少华辗转难眠,如何可持续性地减少他们的损失?留住他们脸上的微笑?
刘少华感到前所未有的沉重和坚定:答案是开展普法,让乡亲们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不再做傻事。
至此,他成为普法之旅上的行者,并矢志不移。
匠心:踏着时代脉搏创新普法实效
刘少华主持编辑发行的《法治赤壁》季刊和《普法宣讲资料》双月刊,成为咸宁市法治文化精品,迎来好评如潮,全省地市州少见。
"五五"普法以来,网络普及,传播途径多元。"普法内容单一,如今流行网络,青少年喜欢上网,谁还能听你干说。"一次普法中,一位年轻人的话语刺激着刘少华敏感的神经。
如何用更新更好更快的手段来推进普法宣传?刘少华不断适应传播途径变化,自学最新法律法规,学习编辑视频、音频、新媒体等,微信公众号信息推送、微博消息讨论、QQ交流、普法电子书的推广、普法网站建设等普法新路径也被他运用自如。尤其是H5格式动画微信消息的编辑推送,让法治信息引人入胜,更易于公众接受。至今,H5动画,已制作发布30余条。
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更是全方位覆盖。在咸宁市率先建成县级最大的法治文化主题公园后,以"法律六进"为依托,以法治文化为基础,各种类型的法治文化建设阵地如雨后春笋。
2016年湖北省首届法治微电影大赛,刘少华策划制作的微电影《留守儿童》斩获全省三等奖。"普法宣传还可以这么炫!"大赛现场的大学生,对此惊叹不已。
在"七五"普法实施阶段伊始,今年6月,他编写《民法总则》普法顺口溜被全省推广,成为"七五"普法的一抹亮色。
真心:让百姓在公平正义中感到满意
妻子说:一年300多天,他总是信心百倍,全身心扑在工作上。
同事说:他的办公室,每天都有慕名前来咨询法律知识的群众。他从无怠慢,使群众疑惑而来,满意而归,赞他是"刘律师"。
领导说:"加班多、材料多、动脑多,咨询多","个人休息少、身体考虑少、要求少、群众不满意少","四多四少"成为他的标签,他也成为单位同事津津乐道学习的榜样……
时间去哪儿了?刘少华的时间表,淹没在"把法律交给人民,让民众感受公平正义"的具体实践中。
黄盖湖镇的一位老人,儿子大学毕业后就业武汉。老人出几十万元作为首付,为儿子买了婚房。此后儿子与儿媳离婚,儿子净身出户,把房子给了媳妇。老人困惑不解,"我出的钱买的房子,怎么就成了别人的呢?"一审、二审官司都输了,到市里、省里、中央上访,搞了四五年,官司还是输了,上访也没结果。
刘少华耐心解释:房子是登记制,登记在谁名下,就由谁所有。出首付是赠与关系,是单方面法律行为。在刘少华耐心解释下,老人工作做通了,儿子专门从武汉赶来致谢。
类似的事件处理,不胜枚举。茶庵岭镇一对夫妻,是80年代下放知识青年,到农村落户,后来进了企业。企业改制下岗失业,想回村里种地为生。夫妻俩到村里扯皮,强行索要村里给土地。一次刘少华去村里讲法治课,镇里干部安排女子在后面听课。课毕,女子幡然醒悟,拉着刘少华的手感叹:课讲得好,讲得有道理啊,是我错了!
往者可谏,来者犹可追。琐碎、繁杂的纠纷等事件,到刘少华手里游刃有余,源于他的真心、耐心、细心、敬畏之心"四心"工作法。
一件一件小事的积累,让法治观念像阳光一样,照耀基层每一个角落,正能量正源源不断地在每个角落集聚和传递。
毛泽东说过:"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
刘少华同志却说:"做好普法工作,是我的本职;愿意一辈子普法,是我真心热爱。这大概就是千千万万个普法人的真实想法吧。
来源:湖北法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