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大桥卫士”黄小勇春运里的最后一班岗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没有鲜花,没有蛋糕,但有战友们的掌声和祝福。这一天,是黄小勇的60岁生日,出生于1958年2月7日的他,和1957年10月15日正式建成通车的武汉长江大桥同岁,他称呼大桥为“兄长”。

2月7日上午8时,黄小勇就准时赶到位于汉阳桥头堡下的武汉铁路公安处长江大桥派出所,他说要带着所里的“后辈”,向他们讲一讲治安、消防、维稳处突等巡查要点,讲一讲巡逻安全事项和几代巡桥民警不为人知的艰辛经历。

每天清晨,他从家乘坐公交566路到司门口下车,然后步行到武昌桥头堡,再走大桥铁道栈桥过江到单位;下班后,他坚持步行过江,再搭车回家。这个习惯他已坚持了20年,风雨无阻。为此,他每天要多走3公里,“这样挺好,既锻炼了身体,又巡了桥……”

“再加上早晚上下班额外的巡逻次数,黄小勇每天在长江大桥上行走约10公里,20年来,累计在大桥上步巡超过了5万公里”,这些年,黄小勇劝阻、驱离的误穿铁路桥者,清除飘落到桥面铁轨和电线的杂物,发现并上报各类老化、受损设施设备等不计其数。

黄小勇年轻时到罗田当过知青,入伍复原后调入铁路系统,成为一名铁路警察。从基层刑侦民警干起,一度任过所长。

1998年,黄小勇调入大桥派出所,成为一名普通巡桥铁警。在这个岗位上,他一干就是20年。大桥是武汉的地标建筑,是南北大动脉,每天要经过300多趟火车,“我们最大任务是保护大桥安全,保障每趟列车顺利通过……”

黄小勇总是自豪地说,大桥给了他好身体,还锻炼了他的胆量,磨炼了他的意志。铁路桥维护工人行走的步道是用一块块木板拼接而成的,有的缝隙近10厘米宽,稍不留神,脚可能会陷进缝隙。从缝隙往下看,江水滚滚,让人眩晕。列车通过时距离巡逻步道不足一米,刺耳的鸣笛声和木板的剧烈震动,让人提心吊胆。对此,黄小勇却习以为常。

寒来暑往,冰天雪地。20年来,从绿皮车到高速列车,黄小勇见证了中国铁路发展的进程,也见证了武汉这座城市成长的轨迹。他年复一年地用脚步看护着大桥这个“老朋友”。守桥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但经他亲手救下的轻生者,达到20多人。

每年春运他主动放弃休假,认真坚守一线。“在岗位上,心里才踏实,可惜今年的春运工作我不能参加了……”2月8日,他惋惜地说。

尽管是最后一班岗,但黄小勇和平时一样,丝毫没有马虎,巡逻线路上的35个消防栓、19个消防桶、21个消防箱,这些再熟悉不过的大桥设施,他如同对待“老朋友”一样,再一次仔细地查看是否存在异常。

最后一天值班,大桥执勤战士和铁路巡道工都亲切地和老黄打着招呼,在大桥摆摄影摊30年的老板丁友华对老黄的评价是,“兢兢业业,勤勤恳恳。”

在坚守了最后一班岗后,他将守桥人的接力棒交给新人。

“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 参警以来,黄小勇获得的各类荣誉20余次,多次被评为武汉铁路公安局、公安处爱岗敬业老民警、“最美老警”。在战友们的掌声中,黄小勇从所长杨军手中接过鲜红的“光荣退休”证书,摘下警帽和191507警号那一刻,他眼角微微发红。

他的父母亲均是1942年在山东加入的新四军,妻子是省内某医院的教授,尚未退休,而女儿是某幼儿园的园长,日常工作非常繁忙,根本无暇顾家,对此他十分愧疚。“我以后准备练习钢琴,做做家务,等有时间了和老伴一起出去红色旅游,去看看父母亲曾经征战过的地方,第一站可能是山东或者江苏吧……”

新年伊始,万物复苏,踏寻老警的足迹,我们相信会有更多的花竞相开放。老警们光荣退休了,但会有更多的人来到这里,传承并发扬着铁路公安独有的精神!

来源:武汉铁路公安处

(作者:湖北政法新闻宣传联合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