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矫专家周丹:线上巡查发现“双重服刑”漏洞

人物介绍:周丹,1969年生,1993年至2008年在武汉市司法学校任教,主讲经济法;2016年法调办改为武汉市社区矫正工作管理局,在刑罚执行科工作。

周丹埋头审查案卷 王继明供图

管理、教育、帮助社区服刑人员,本就是一项专业、精细又琐碎的工作,稍有不慎,就会酿成大错。昨日,记者见到市社区矫正工作管理局刑罚执行科的“社矫专家”周丹时,她正在埋头审查案卷。她的日常工作就是从大量的台账和点检中,发现隐患,并及时督办、协调基层社区矫正工作人员进行整改,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去年年初,社区服刑人员苗某(化名)致电周丹,因没有居住证,不能证明何为经常居住地,苗某所在辖区不接收其社区矫正。苗某因诈骗罪被外地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5年,根据法律规定,她属于社区矫正的对象。

“社区不接收服刑,我会不会被送进监狱?”面对焦虑的苗某,周丹马上联系该辖区的社矫局询问情况。她一边与该区沟通,核实苗某居住情况,一边联系苗某,给她支招,并告诫她遵守法律法规,勿再犯罪。最后,苗某顺利在辖区入矫。

社矫工作的巡查不仅存在于线下,线上工作也必不可少。除了日常的社区巡查,周丹时时关注着预警平台。在预警平台巡查时,两个同名同姓但在不同社区服刑的程某引起了周丹的注意。

“难道是平台出现了问题?还是一个人在两区同时服刑?”经过查证判决书、执行通知书、基本情况登记表后,周丹初步认定,虽然服刑区域与罪名不同,但“两个”程某却是同一人。

通过社区走访、听取汇报、查阅档案和现场点检等进一步核实后,周丹发现是外地法院与本地法院先后向同一人下了两份判决,并对两区进行了更正指导。目前,两区已依法解决此事。

社区矫正关系到每个服刑人员的人生轨迹,不能有丝毫马虎。她说,最怕就是社区服刑人员在结矫前出什么差错。一年多来,她70余次下基层,点检社区服刑人员2300余名、查阅案卷200余份,督办、协调案件21起,为维护社会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


来源:长江日报

(作者:湖北政法新媒体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