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推出管控新模式 “约束戒”助5700人戒毒

“妈妈,以前对您伤害太大了,出来后一定好好弥补!”11月18日上午,在武汉武中精神医院接受医疗约束性戒毒(简称约束戒)的小吴,对前来探视的母亲动情地说。接受约束戒一个多月,小吴重拾生活的信心。

2017年4月以来,武汉市禁毒部门在全国率先探索约束戒,推动四类吸毒人员自愿与有资质的医院签订协议,实行期限约束、医疗约束和会见约束。一年半来收治5700余人,治疗半年以上人员未复吸率达到50%。

填补“空白带”探索“约束戒”

“社区吸毒女孩冯某,几年引发10余次警情!”11月20日,公安部二级英模、汉阳区建港社区民警王群表示,社区戒毒人员监管,需要更加有效的措施。

2013年9月和2016年1月,冯某两次吸毒被查。第一次她被行政拘留,第二次拘留后民警责令其在社区戒毒。冯某签订了戒毒协议,社区民警、专职禁毒社工、网格员对她进行戒毒管理、监护、辅导和检测等,可冯某经常四处游荡。

2017年5月9日,冯某因吸食麻果第三次被查获,按相关法规要强制隔离戒毒两年。不料,冯某仅强戒一个多月,因身体严重疾病,被变更为社区戒毒,又回到了社区。

武汉市公安局禁毒支队相关负责人介绍,普通自愿戒毒和社区戒毒约束性不强,强制隔离戒毒必须达到法定标准(吸毒成瘾严重等情形)。能否开辟“第三通道”,在吸毒人员自愿基础上,由专门医院进行约束性治疗?

为此,武汉市禁毒办组织医学、法律专家充分论证。专家认为,吸毒致幻出现精神障碍,存在肇事肇祸风险和自伤自残隐患,可借鉴精神病人治疗方式,进行保护性约束治疗。在病人、家属或监护人同意前提下,这种约束并非法律意义上的强制措施,从法理上讲是对病人健康权益的保护。

2017年4月起,武汉市禁毒办联合市综治办、卫计委制定下发工作意见,明确在吸毒人员本人或家属自愿的前提下,通过“期限约束、医疗约束、会见约束”三项措施,对不符合强戒标准,社戒社康难以保证效果的四类吸毒人员进行约束戒治疗。

管控新模式受全国关注

11月18日,武昌李女士告诉记者,儿子小吴沾染毒品,掏空家中积蓄,还经常发怒发狂,她每天备受煎熬。今年10月初,她被逼无奈报警求助,民警向她宣传约束戒。在家人劝说下,小吴与武汉武中精神病医院签订协议书,民警协助家属将小吴送医。

武汉市各社区群干、禁毒社工在日常排查中,发现隐性吸毒人员和想自愿进行戒毒治疗的吸毒人员,会劝他们参与约束戒,吸毒人员逆反情绪较小;公安机关查处初次吸毒的人员,在行政拘留执行完毕后,动员他们转入约束戒接受进一步治疗。

在武中精神病医院记者见到,约束戒患者有的在接受药物、心理治疗,有的参加各种活动。接受约束戒的黄女士说,“现在终于认识到,有健康的身体,幸福地生活,该多好啊!”“滥用麻果、冰毒会导致幻觉、妄想等精神异常,经过药物治疗和心理干预,让病人身心脱毒,尽早回归社会。”武汉武中精神病医院院长、医学博士胡一文表示,截至2018年11月10日,该院共收治约束戒毒病人1945人。

据武汉市禁毒办介绍,目前武汉市有武中、万济等9家医院、1200张床位开展约束戒治疗。截至2018年10月底,共收治5700余名吸毒人员。经对约束戒半年以上的病人进行跟踪回访,确认未复吸率达到50%,吸毒人员的精神症状得到有效治疗。

2018年10月23日,全国社区戒毒社区康复“8·31”工程会议在云南昆明召开,武汉市探索的吸毒人员管控新模式——约束戒在会上交流。目前,《武汉市禁毒条例》修订工作已全面启动,约束戒创新成果已被纳入到该地方性法规修订草案中。

来源:湖北日报

(作者:湖北政法新媒体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