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杰(中)正在执勤 通讯员冯威供图
小小的一片拖车钩盖板的残片,视频中模糊不清的尾灯光晕,栏杆旁指甲片大小的一个螺帽,这些细微到一般人难以察觉的“小零碎”,都逃不过新洲区交巡大队调处中队中队长张杰的“火眼”。
从事事故调查工作12年以来,张杰多次以这些“小零碎”为线索,揪出肇事逃逸司机,被群众称赞为“火眼”探长。
一双“火眼”零碎中找到线索
采访中,不少群众说起张杰办过的交通肇事逃逸案,直夸他有一双“火眼”。
2016年3月的一天晚上,辖区内,一名骑电动车女子被撞得头部重伤。现场监控画面很差,只能隐约看到肇事车辆为咖啡色,车后灯光一闪而过。
敏锐的张杰发现,监控中的灯光光晕像是大众帕萨特车型。从下一个路口监控视频中,他发现一辆无牌咖啡色帕萨特出现过,无牌车令调查又陷入困境。张杰在上下班路上时刻留意街面,恰巧在某银行找到了肇事车辆,随即顺藤摸瓜侦破案件。
在更早的2006年某日,新洲一名老人被撞倒在路边,伤势严重,肇事司机开车逃逸。现场没有监控,也无目击证人。张杰反复细心查看事故现场,找到一块车辆拖车钩盖板,划痕很新鲜。
反复研究比对,张杰判定这块拖车钩盖板应该属于油罐车,并判断肇事车辆往汉施公路方向逃逸。张杰查调监控视频,按照时间比对,果然找到了可疑油罐车,正是那块拖车钩盖板残片的“主人”,最终为老人讨回了公道。
从门外汉到专家源于不断学习
2006年退伍后,张杰转业到了新洲交警大队,从事事故调查工作。“当时身边很多同事都比我小,我只能厚着脸皮请教。” 同时,他还买了很多的相关书籍“充电”。
实际案件调查中,张杰总是细心观察、总结经验。“每种车型都有自己的特点,将这些特点运用好了,都有利于破案。”张杰告诉记者,2006年那起肇事逃逸案件,那块车辆拖车钩盖板为原色,前面积大、比较平,可判断车辆比较大、重,再进行比对,答案就清晰了。
张杰对于不同车辆的灯光特征也有研究,不同类型的车辆,尾灯也都有所不同,通过不同灯光特性,再通过道路监控摄像,就能查找到肇事车辆。
就是靠着这12年不断的虚心学习,刻苦钻研,张杰逐渐从一个交通事故处理门外汉,变成了专家,同事和群众们都称他为“火眼”探长。
从一起“自己摔倒的事故”查出交通肇事案
2014年7月20日,新施公路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二轮摩托摔倒在地,驾驶人伤情严重。接警后,张杰赶往现场,经过现场勘察发现,事发现场无任何障碍物,除摩托车擦痕外,无其他痕迹和现场遗落物,且无目击证人,初步判断是一起自身交通事故,当事人家属也基本认可了警方的判定。
张杰心中始终疑惑不解,“地面齐整,怎么会自己摔倒呢?”
张杰走访获悉,事发时,距离摩托车前面20米有一辆灰色小车自西向东行驶。他分别调取了事发地两头的视频监控,找到当时段符合特征的车辆。车身上是一公司的广告,他通过该公司联系上了车主。车主反映关键信息——当时看到一辆香槟色富康将摩托车带倒。
经过视频比对,最终将肇事者找到。此时事故已经过了一个月,伤者不治身亡,并已下葬。
近三年来,张杰主办的伤人以上交通事故有1000余起,侦破交通肇事逃逸案件12起,主办案件和侦破案件无一责任变更,多次受到了上级领导的嘉奖,2014年还荣获市局的“执法办案能手”称号。
来源:长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