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员:民警执法要像“教科书”一样规范

5月27日至28日,全国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推进会在江苏南京召开,会议就深入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进行了研究部署。

一段时间以来,因公安执法而引发的舆情频现。4月24日,上海民警因仁济医院医生赵某某未能及时配合执法而将其铐走;1月24日,湖北省高速公路交警因客运车乘客携带萝卜白菜而对司机罚款200元;2018年12月,深圳民警跪压醉酒女孩的视频在网上疯传……这些事件无一例外都引发了舆论的热议,也倒逼公安执法必须走向规范化。

全国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推进会提出,要总结推广一批“教科书式”执法案例,通过理论学习、正反典型案例剖析,教育引导广大民警防止发生粗暴执法事件。

总结推广“教科书式”执法案例意在把执法活动放到具体的场景中,以规范的语言、规范的动作、规范的处置,实现执法活动的规范化。对广大执法一线的公安民警来说,案例指导更有针对性,可学、可用、可操作。

“教科书式”执法案例可以帮助民警针对不同场景、不同对象选择正确的执法方式。我们知道,公安民警在执法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具体、复杂、多变的场景,在不同的场景中能否始终坚持依法执法、文明执法、公正执法,考验着民警的执法水平和应变能力。比如像在医院这种特殊场合如何正确处理好医患关系、医警关系;在人群聚集围观的情况下,如何坚持依法执法、文明执法;在面对女性、老人、孩子等特殊群体时,如何做到冷静、理性执法等等,“教科书式”执法案例为民警提供了学习、观摩、总结的样本。

在努力做到文明执法、理性执法的同时,“教科书式”执法案例也可以教会执法民警敢于执法、擅于执法。比如在执法过程中遇到当事人不配合的情况,需要采取强制措施,而采取强制措施之前必须警告。反复多次警告而不行动会显得警方软弱可欺,那么警告几次以后可以采取行动呢?很多民警可能在这个问题上犹豫不决,进而导致执法能力不足,“教科书式”执法案例可以帮助民警更果断、更坚决地采取行动。

在自媒体时代,民警都是在镜头下执法,执法是否规范决定了公安民警的整体形象,也事关国家法律的尊严。只有公安民警的每一次执法活动都像“教科书”一样规范,执法才更有权威,法律才更有尊严。

来源:法制日报

(作者:湖北政法新媒体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