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团代表热议"两高"报告:守好公平正义最后一道防线

湖北团代表热议“两高”报告

司法为民,守好公平正义最后一道防线

“法不能向不法让步”“切实解决执行难”……

3月12日下午,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时,湖北团代表点赞“两高”工作:服务大局有高度、执法办案有力度、关注民生有温度、司法改革有深度。

针对司法领域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代表们提出意见建议。

“争着管”或“不愿管”时有发生——

设立生态法院提高环境违法成本

“回老家过年,站在小时候抓鱼捉虾、游泳洗衣的小河边,非常感慨。水已不再清澈,生活垃圾、田间地头农药化肥的污染,让我们不再敢直接使用河里的水。”

全国人大代表、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冯丹讲起生活中的小片断。

防治污染,任重道远。冯丹建议,针对农业面源污染、规模化畜禽养殖及城镇工业、生活污水直排入湖,湖泊的面源、点源污染的问题等开展检查,对违法行为严格执法。由于水污染和土壤污染,如农药、化肥等污染具有相关性,建议治水与治田联动,统一规划,统筹实施检查和执法,达到综合治理的效果。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提到,湖北、重庆、青海等地法院建立环境资源审判协作机制,促进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共同守护绿水青山。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省长江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何大春感同身受。他说,长江经济带包括11个省市,长江环境污染案件经常出现污染发生地与损害结果发生地不一致的情况,特别是跨行政区域的环境资源案,有时会出现“争着管”或“不愿管”的现象。

何大春建议,探索在生态功能保护区设立生态法院,集中统一行使长江流域环境资源类案件的管辖权,有助于理顺长江流域生态环境资源管理与保护体制,提高破坏生态的违法成本,增强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

虚假宣传、虚假募捐时有发生——

以人民为中心履行公益保护使命

“春晚小品《儿子来了》很有代表性,‘优优’的故事经常在各社区上演,用免费体验、外出旅游等方式欺骗老人,直至老年人和家庭倾家荡产。”冯丹代表建议,对保健食品虚假宣传与欺诈销售行为应以诈骗罪定罪处罚,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将涉及虚假宣传和欺诈销售保健食品案件中的主体移交司法机关,加大打击力度。

人民性是我国司法的本质属性,如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如何履行公益保护崇高使命?代表们纷纷建言。“公诉案件范围的大小直接影响检察机关对公益诉讼领域的介入深度与广度,建议逐步扩大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受案范围。”全国人大代表、潜江市市长龚定荣提出。

他举例说,在慈善募捐领域,如果出现虚假募捐,真正有需求的人不能获得帮助,不仅辜负了捐赠人的善心,透支社会的善意,还损害了公共利益,可以纳入公益诉讼范畴。“此外,对法律规定的特定弱势群体的诉讼案件,如侵犯被监护人人身财产权益的、侵犯未成年人接受教育权利的,这些涉及社会公序良俗的人身关系案件也应纳入民事公益诉讼范围。”龚定荣说。“未成年人上网面临不良信息的侵害,个人信息未受有效保护。”全国人大代表、鹤峰县金泰牧家庭农场主宋庆礼建议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增加未成年人信息安全保护条款,推行网络信息分类分级制度等有效的保护措施。

案多人少矛盾怎么化解——

配套改革措施畅通员额补录退出机制

“员额制改革以来,全国员额法官才12万人左右,每年要审理2800万件案件,可想而知法官力量是不足的。”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科技学院医药研究院院长刘超说,这一问题在基层法院更加突出,有的基层法院年人均办案达到300件以上,许多法官超负荷工作,健康状况堪忧。“仅仅依靠法院判决的方式来解决社会矛盾纠纷是远远不够的。”刘超认为,从社会管理角度来说,很多民间矛盾纠纷进入法院前就已形成,必须依靠全社会力量,建立多元化机制加以化解,方能真正维护社会的安全稳定。

为此,刘超建议,通过立法确立和规范各类调解的地位和作用,完善衔接机制,建立统一完备的司法救助制度,健全和完善“大调解”体系,深入推进民间矛盾纠纷的化解。

发言中,全国人大代表、恩施州州长刘芳震一方面“心疼”法官们,一方面担心案件审判质量受到影响。

刘芳震说,法院收案数量大幅增加,但员额法官并没有相应增加,案多人少矛盾突出,法官长期超负荷工作,不利于法院队伍建设和质效提升,尤其是在山区和民族地区,交通不便,办事成本高、耗时长,希望配套完善司法体制改革后的相关措施,畅通员额法官检察官补录退出机制,提高案件审判质效。

不仅仅是人少,更缺人才。全国人大代表、神农架林区区长刘启俊说,由于行政岗位待遇与入额法官检察官相比存在差距,加上像神农架这样的边远山区通过国家司法考试的人数有限,导致行政机关法律人才短缺,建议通过深化司法体制改革解决这些问题。

来源:湖北日报


(作者:湖北政法新媒体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