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贫困村有了新气象

——孝南区法院精准扶贫小记



近日,笔者随孝南区法院精准扶贫工作队,来到卧龙乡群乐村,一条条通往各组的水泥路,一盏盏路灯伫立着,一排排整齐的光伏发电电池板,还有正在修建的的老年公寓,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这些变化,见证了国家精准扶贫的好政策以及区法院几年来的真情帮扶!”50多岁的村支书扳起指头数变化说。

深入调查摸清底情

群乐村是孝南区法院对口帮扶的重点贫困村,是国家级贫困村,区法院工作队进村入户,深入进行了调查摸底,摸清了基本情况。全村181户,人口726人,耕地515亩。2014年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197户606人,在产业扶贫、惠民政策帮扶下,当年脱贫12户26人,剩余的34户90人基本上属没有稳定收入来源,因病因残致贫,因学致贫的“硬骨头”户。为让群乐村精准脱贫不掉队,不落一人,区委政府把群乐村脱贫攻坚的重任,托付给了法院。

2015年法院负责卧龙乡群乐村村,也是卧龙乡精准扶贫工作队负责单位。院党组高度重视,专题部署,选派熟悉农村工作,责任心强的一名副科级干部任队长,2名队员为队员组成工作队,全脱产驻群乐村专职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法院为工作队专门配备一辆交通车辆,购置床铺空调等生活用具和基本生活用品,为精准扶贫工作提供了物质保障。同时,发动全院40多名法官、干警,到群乐村与贫困户联手决战贫困,宣讲精准扶贫惠民政策,逐户建档立卡,了解帮扶户基本信息,分析贫困原因,制定脱贫规划,调整产业结构,提振精气神,增强脱贫致富的信心。

院领导身先士卒,院长坚持定期到村开专题会,听汇报,做决策,有针对性地帮助村建设党员便民服务中心,添置办公设备,争取项目资金,解决村组公路硬化,危房修葺,电网改造,产业扶贫方面的具体困难。

精准识别扶助真贫

法院精准扶贫队驻村的第一天,“第一书记”和乡村干部就逐一走访贫困户,按照贫困户建档立卡严格按照“六个精准”的要求,充分考虑无房(危房)、重病、残疾、因病返贫、因灾、因学致贫、无劳动能力等困难家庭实际情况。按照村组干部会初选,党员群众代表大会评议,紧紧抓住精准识别第一关,拟定贫困户名单公示等程序进行,所有程序环环相扣。对评议初的46户贫困户名单在村部显眼位置进行长期公示,并公布扶贫办监督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监督。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贫困人口建档立卡绝不“闭门造册”,厚此薄彼,优亲厚友。群乐村村书记也说:“村民们也能真正了解贫困户的真实情况,邻里之间也能多帮衬着点。”

兴办实事扶贫脱困

工作队吃住在村融为一体,沈茂华是法院精准扶贫驻村队队长,2017年起,与单位工作脱钩,吃住在村,他入户走访座谈,访贫问苦,帮助积极争取项目,他办事认真的性格,很快与村民融入一体。沈茂华说,解决收入才是治贫根本。身为驻村工作队队长的他,走进村湾,走访调查,深入贫困户家中,详细登记,了解平困人口,掌握重点贫困户的动态,对贫困户回访,了解最新线索征求意见和建议,很快的就熟悉了群乐村的情况。

区法院携手关工委组织关爱留守儿童活动,为75名贫困户学生赠送书包和文具等学习用品,了解孩子们心理状态和学习成绩,为他们提供心理疏导和相应的经济支持。“摒弃‘等靠要’的思想,让光伏发电发挥出积极的‘造血’功能,使广大贫困群众在源源不断获取收益的同时,也看到了脱贫致富的曙光。”区法院副院长朱桂林告诉记者。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如今,群乐村民风变了,村干部的工作作风变了,一心想脱贫的村民们有了新的希望。

(来源:孝南法院)

(作者:湖北政法新闻宣传联合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