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0名社区服刑人员缘何无一再犯罪

——武汉市江岸区多元共治筑牢社区矫正“篱笆高墙”

这个国庆中秋长假,王红妥妥地来了一次单位“八日游”。

王红是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司法局西马街司法所所长。节日期间,上门来的群众少了,按道理,王红他们也可以放松一下。不过,她惦记着所里的16名社区服刑人员,依然每日到司法所对他们开展监督管理工作。

每周二的例行点检,16名社区服刑人员全部到位,开展律师说法、交流谈心等,王红他们忙得不亦乐乎。

“累,肯定累,但很有劲儿,看到他们一天天变好,就特别欣慰。”王红说。

《法制日报》记者了解到,假日期间,包括江岸区在内的武汉全市司法所都安排了社区矫正工作值班制度,做到了所有在矫人员的安全稳定。

江岸区社区矫正工作管理局局长舒维之透露,自2005年开展社区矫正工作以来,全局累计接收1878名社区服刑人员,目前已累计解除矫正1634人,12年来无一人重新犯罪,有效维护了辖区社会大局平安稳定。

作为武汉市政治经济中心,江岸区是如何做到社区服刑人员无一重新违法犯罪的?《法制日报》记者对此进行了实地探访。

明法

“王所长,你快来,我们在积玉桥被人打了。”

今年6月6日22时许,在矫社区服刑人员文翰的一个求助电话,让王红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完了完了,他怎么跟人打架呢?按道理不应该啊?

顾不上多想,王红联系了所里负责社区矫正工作的周宓和西马街道律师顾问团团长、律师徐广驱车赶往武汉市武昌区积玉桥派出所。

“他当时讲话都有点‘不清白’(不清楚),只是听到了要我赶紧到积玉桥派出所。”王红说。

到了派出所,王红等人表明身份后,办案民警的一句话让王红吊着的心落了地。

“原来是你们的社区矫正对象啊,素质蛮高咧。”办案民警笑着对王红说。

当天晚上,文翰与亲友到武昌积玉桥附近给办喜宴的亲戚家送红包。路边停车时,文翰遭到五六名修路工的阻止。

“他们说不能停车,边说边骂骂咧咧。”文翰回忆说,当时就闻到那些人身上一股酒气。

文翰跟对方商量,停一下就走。对方仍不同意,并上前拉扯已经下车的文翰。

附近的社会治安监控录像显示,文翰一下子被对方摁倒在地。

文翰没有还手。事后,文翰的右臂被扭骨折、左手大拇指被掰断,定为轻伤一级。

不仅没有还手打人,到了派出所要做笔录,文翰跟办案民警讲的第一句话就是:“我要找我的律师来。”

“他晓得自己的身份,知道不能再干违法犯罪的事儿。”事后曾跟文翰做过深度交流的徐广告诉《法制日报》记者。

文翰双手受伤,王红要他“在家休息”。

“我手受伤了,腿脚又没事。”文翰仍然坚持每周二到西马街司法所报到,参加有关活动。

文翰的表现,让王红很感动,也意识到坚持借助公共法律服务站这一平台整合律师等社会资源参与社区矫正的价值所在。

在西马街司法所,“徐广说法”已成为社区矫正工作的一个品牌。

以徐广为代表的数十名执业律师,坚持为社区服刑人员“说法”“解惑”。

不流于“说法”,西马街司法所还“考法”。根据律师等讲解的法律知识,给社区服刑人员出卷子进行摸底考试,确保入脑、入心。

为让社区服刑人员能感受到刑罚执行威严、认清自身身份并从心底端正社区矫正服刑态度,江岸区社区矫正工作管理局在全区17个司法所开展社区服刑人员应知应会测试,将社区服刑人员平时应遵守的规定及应履行的义务制作成试卷,要求所有服刑人员认真完成考试,增强了社区服刑人员服法意识。

用情

翟俊一度“坏得不能再坏”。

去年7月14日,35岁的翟俊因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

同年7月26日,到江岸区司法局报到时,翟俊玩起“江湖”上那一套,拿着数十个红包送到司法局往工作人员口袋里塞,意思是“求照顾”。

当工作人员拒收红包并对其进行批评教育时,翟俊没有消停,跑到江岸区司法局机关大门口“撒红包”。

对此,江岸区社区矫正管理局决定给予翟俊警告处分。

到西马街司法所见面时,翟俊规规矩矩站在所大门外大声喊“报告”。

“一开始看到他这样,还觉得他蛮有那么点意思,还可以。”王红说,不过,当时的翟俊是貌似守本分、讲规矩,为的是讨点好人缘。

报到后没几天,翟俊“原形毕露”:早上睡懒觉不到司法所报到,司法所打电话巡查,他也不接。

王红没有放弃,她与社区民调主任等一起上门找、发挥翟俊母亲优秀老党员作用,硬是把翟俊的锐气给磨了下来。

与此同时,王红依托司法所的社区矫正人员管理教育中心,组织矫正监管小组对翟俊进行帮助。

渐渐地,翟俊开始按时参加集体学习、主动恳谈思想、交流心得体会、完成测试考试、接受主管讲评。

在一次交流恳谈中,翟俊主动说了心底的烦躁:离婚后,自己没工作、没钱养家,女儿要上学,压力很大。

摸清翟俊的“症结”,王红他们联系了辖区物业公司,帮翟俊找了份每月800元的工作,缓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目前,江岸区司法局积极探索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工作模式,除了传统的由政府购买专项服务之外,还联系社会企业采取有偿劳动的形式开展服刑人员社区服务。西马街司法所已与街道一家物业管理公司和一家装修公司签订了劳动协议,翟俊是首批入职的社区服刑人员。

“一方面由公司负责社区服刑人员进行劳动、由公司支付一定劳动报酬并对其劳动情况进行考核。”舒维之说,这就使得社区服刑人员既能完成社区服务又能给他们中的困难人员生活帮助。

《法制日报》记者了解到,目前,江岸区社矫局从辖区筛选出220名具有劳动能力、符合条件的社区服刑人员,正逐步为他们寻找工作岗位,帮他们重新融入社会。

10月7日,见面时,翟俊一脸阳光,还时不时跟王红开开玩笑。

对像翟俊这种不稳定、不好改造的“硬骨头”,王红他们多是采取“用情”方法,从情入手感化,让其自觉自愿接受改造。

向善

一砖头下去,换来两年缓刑。

1998年出生的杨叶,一下子“蒙圈”了。

今年3月,到西马街司法所报到时,杨叶垂头丧气,找不到人生方向。

直到听了江岸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瞿正明讲《王阳明家训》,杨叶豁然开朗。

今年8月1日,西马街司法所进行每周二社区矫正点检执法行动。与以往不同,瞿正明对点检执法活动进行了监督。

点检执法活动结束后,瞿正明还为服刑人员开讲《王阳明家训》,融思想改造与“家训家规”教育的“正明谈矫正”系列集中学习教育活动正式拉开帷幕。

瞿正明对王阳明的“心有所向,身有所依”的讲解,触动了杨叶。

“如果找不到人生奋斗的方向,找不到心灵的归属,人就跟流浪没有什么两样。”杨叶说,自己尚年轻,需要找到归属走上正途。

瞿正明告诫杨叶他们,虽然是在社区里面服刑,身边没有篱笆围墙,但是心里不能没有高墙电网。

集中学习教育活动结束后,瞿正明还给社区服刑人员留了作业:看原文、懂译文、思哲理,每人上交一篇《思想汇报》。

如今,杨叶每天都到西马街司法所报到,做公益劳动、加强学习、协助处理一些简单事务,过得很充实。

瞿正明是西马街到“双员”(社区矫正人员和刑满释放人员)监管服务顾问团队的首席顾问。

今年4月,江岸区西马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建立“多元共治”工作机制,成立了12人的管理教育“双员”顾问团队。

目前,江岸区司法局不断强化区、街道两级专职社区矫正队伍建设,确保每个司法所至少配备一名社工,与此同时,区司法局及时向区政府、区财政局、区人力资源等部门沟通协调,为在矫人员超过全区在册社区服刑人员总数6%的司法所增配人员,为社区矫正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朱莉华就是江岸区司法局花桥街司法所的一名专职社工。

前两个月,朱莉华发现社区服刑人员刘华的情绪很不稳定,思想汇报也写得有些心不在焉。

坐不住,朱莉华开始每周上门到刘华家家访,终于找到病灶:刘华妻子性格强势,干涉他正常交友,限制其活动。

朱莉华随即上门与刘华的妻子沟通和劝导。刘华妻子改变了做法,刘华脸上又露出久违的笑容。

今年1月起,江岸区社区矫正工作管理局对社工采取基本工资加岗位绩效的量化考核方式,每月按照社区服刑人员的改造效果,实施考评和奖惩。

“在没有高墙的‘监狱’里,我们正在努力探索社区矫正工作细化机制,构建起‘铁面无私’严格执法和‘柔情似水’教育帮扶相结合的工作格局,帮助一个又一个误入歧途的社区服刑人员改过自新,成为正能量、有贡献的守法公民。”江岸区司法局局长张保国说。

(来源:法制日报视点)

(作者:湖北政法新闻宣传联合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