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想照耀平安生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平安是人民群众解决温饱后最迫切的需求,也是当前这个发展阶段最重要的民生。自古以来,平安就是人们孜孜不倦的追求,更是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内容。它是一种重要的公共产品,来之不易;它又是一种“易碎品”,有时候、特别是在有些国家和地区甚至还是奢侈品。比如,英美等国近年来就暴恐事件不断,去年英国就先后发生四起恐怖袭击,美国则是10天里9天都有枪击。而与之对比的是,近五年来我国严重暴力犯罪案件下降43%,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下降56%,群众安全感达到91.99%。这种强烈的对比,让西方学者惊呼当今中国创造了“两个奇迹”:经济高速增长、社会持续稳定。

都说“岁月静好”,我们今天能够安心的学习、坦然的工作、放心的出行,能够和亲友一起惬意的欣赏诗和远方,就是因为我们身边有平安,因为我们是世界上最平安的国家之一。但这种安全感不是“天上掉下的馅饼”,而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来的。我体会,关于平安建设和社会治理,习近平总书记至少有四个方面的重大创新:

一、社会治理理念的重大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将社会管理升华为社会治理,尽管只有一字之差,却表明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的执政理念提升的重要标志。第一,平安是极重要的民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平安是老百姓解决温饱后的第一需求,是极重要的民生,也是最基本的发展环境”,把平安提到极重要的民生高度,是对我们党民生思想的创新发展。第二,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核心是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核心是人,只有人与人和谐相处,社会才会安定有序”,深刻阐明了社会治理与人的关系。第三,着力提高社会治理的“四化”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更加注重联动融合、开放共治,更加注重民主法治、科技创新,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提高预测预警预防各类风险能力。这既是新形势下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的客观要求,又是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的基本途径。比如,在智能化方面,我国已建成世界上最大的视频监控网,视频探头超过2000万个,视频安防技术领先世界,而我省高清探头就达135万多个。其中,武汉市将“雪亮工程”建设与智慧城市相结合,构建了一套社会治理综合信息管理体系,基本实现了“像天气预报一样预测违法犯罪趋势,像分析经济形势一样分析社会治安形势”。

二、社会治理体制的重大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社会治理体制要坚持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体制机制,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新的社会治理体制与传统社会治理体制的最大差别,就在于强调社会治理的主体不是一元的,而是多元的,政府、社会、公众要各归其位、各担其责。这样,政府、社会、公众在党的领导下,依据宪法和法律参与社会治理,从而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比如,宜昌秭归的“幸福村落理事会”,就是群众民主推选“一长八员”,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推动村民自治,这被中央农办确定为农村基层自治的经典模式。还有黄冈红安的“铜锣联防”,其显著特点也是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专群结合、社会参与、共建共享。这都是探索创新社会治理的生动实践。

三、社会治理方式的重大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不断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坚持问题导向,把专项治理和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结合起来。我们理解,系统治理就是要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参与社会治理,形成社会治理合力。依法治理就是要加强法治保障,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破解社会治理难题,提升社会治理的法治化水平。综合治理就是要强化道德约束,规范社会行为,调节利益关系,协调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源头治理就是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及时反映和协调人民群众各方面各层次的利益诉求,从源头上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深层次问题。比如,襄阳广泛开展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建立行政机关调解中心860多个,专业性、行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12类112个,形成全领域覆盖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组织网络,有效化解了重点领域纠纷和信访突出问题,特别该市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先后调解医疗纠纷近600件,调解成功率96%,协议执行率100%。

四、基层社会治理的重大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治理的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必须把社会治理的重心落到城乡、社区。其一要发扬“枫桥经验”。50多年前,浙江枫桥干部群众创造了“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的“枫桥经验”,受到毛主席批示肯定。习近平总书记称赞为全国政法综治战线的一面旗帜,要求把“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把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好、贯彻好。其二要加强基层治理。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建设,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这几年,我们也探索了一些加强乡村治理的经验和做法,充分调动基层和群众的首创精神,打造出乡村社会治理的“湖北品牌”。比如荆门社会治理积分制管理,就是在城乡社区采取“居民自治+积分”办法,实行“奖励激励+精神鼓励”,用积分记录居民日常美德,积累到一定分值,可兑换物品和服务,激发了群众自治活力。其三要加强网格化管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在我省各地实践中,宜昌市探索创造了“一本三化”的网格化管理成功经验,在全国率先实现城乡网格化全覆盖,做到了社情民意在网格中掌握、公共服务在网格中开展、矛盾纠纷在网格中化解、治安防控在网格中加强,成为了全国典型予以推广。

可以看到,这几年平安湖北建设也成绩斐然,创造了一大批在全国推广的好经验,除上文提到之外,还有恩施律师进村、十堰社会心理服务、红安“铜锣联防”等,特别是群众安全感、社会治安满意度逐年上升,达到了94.23%、93.40%,分别比2011年提高6.25、5.35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2017年召开的全国综治表彰大会上,我省荣获10个“长安杯”,数量稳居全国第一。

当然,我们也不能过于乐观。总书记指出,当前的形势是社会矛盾高频度、社会心理高敏感、刑事案件高发期。如果稍有松懈就会强力反弹,巩固平安建设成果任重道远。但只要我们认真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认识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准确把握当前社会治理的新形势,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作出的新部署,就一定能不断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回应人民对幸福生活的美好期待,筑就平安和谐家园。

(作者:省委政法委 肖磊 系省直机关党校2018年春季学期第1期科干三班学员)


(作者:湖北政法新闻宣传联合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