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推广全民参保登记网格模式 促进社保精准扩面长效管理

在庞大的全面参保登记计划中,困扰社保经办的难题就是实有人口,包括流动人口、特殊人群、残疾人等底数摸清。否则,精准扩面,人数从何而来?全民参保亦会成为伪命题。放眼全国,所有的全面参保登记计划试点地区都在撸起袖子啃这块“硬骨头”,实现方式多数是通过与公安、民政等部门实行数据比对,掌握人员生老病死及迁徙的变动信息。但在目前人户分离,人口流动迅速的大背景下,公安部门的数据没有地理信息系统(GIS)那么实时精准,另外信息的错位和滞后也给入户调查平添阻碍。

如果能获取整座城市人户的GIS信息,做起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又是怎样一种体验呢?宜昌用实践给出了答案-----一个月内,迅速归集城区80万人、1.25万家用人单位数据信息,清理5382家待核查单位、近13万待核查个人数据信息,并将待核查对象的具体方位、住址准确锁定到行政区、街道、社区和网格。这种体验是不是棒极了!

“网格化”的城市

宜昌市作为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城市。自2011年开展网格化管理以来,全市实现对人、地、事、物、组织等社会治理基本要素全覆盖。一直以来的手段则是信息数据的综合集合。由宜昌市智慧城市建设办公室牵头,打破各部门的信息壁垒,以公民身份证为唯一代码,将各部门的专业数据互联互通,关联比对。横向与公安、工商、民政、人社、城管等部门互联互接,纵向与宜昌所辖的13个县市区信息共享。当人、地、物、事、组织有了一对一的信息标码,整座城市变有了清晰的脉络。

全面参保“格中走”

2016年,宜昌中心城区被列为全民参保登记第三批推进地区。作为全国智慧城市建设、全国社会管理创新双试点城市,宜昌已经建成城市级云计算中心,搭建了大数据平台,建立了以社区网格为基本单元的“数字网格”管理模式。宜昌市人社局与市智慧办充分互动,1个月内迅速归集中心城区80万人数据信息,清理出近13万待核查个人数据信息;与网格监管中心联动“调兵”,组建了一支人员充足、素质整齐、管理规范的入户调查队伍。

合益路社区11号网格员赵静在玫瑰园小区为高龄空巢老人宣讲惠民政策

航运社区1号网格员杨丽娟入户核查全民参保信息,并和居民一起学习主动参保 幸福和谐致居民的一封信

2016年9月1日,宜昌中心城区全民参保登记入户调查工作在1421个网格全面铺开。当天,东正街社区网格员倪林玲,按照事先约定的时间来到待核查居民龙中明的家中。和传统的调查不同,这次倪林玲只带了两样东西——一个手机和一本宣传资料。上门后,她一边讯问龙中明的基本信息、就业状态、未参保原因等最新信息,一边录入到手机APP里。“不用手工填写,也不需要人工统计,带着这个可以移动的采集工具,负担减轻了,效率提高了。” 有了这个“法宝”,不到半个月,倪林玲已经调查了211人,完成了87%的待核查任务。同样,仅用了短短1个多月的时间,宜昌中心城区近13万人的待核查任务全部完成。至此,宜昌中心城区提前一年完成部省下达的任务目标,建立开发全民参保登记GIS系统,探索形成“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的全民参保登记“网格模式”,但这项工作并没有真正结束。

“网格化”的威力

2017年,全市城乡全面推广全民参保登记“网格模式”。市人社局和智慧办联合攻坚,对中心城区的全民参保登记GIS系统进行改造。升级后,新系统设计9个界面,5项统计核查模块,对接智慧宜昌大数据中心,实时关联全市30个部门的动态数据,系统功能从辅助入户调查向数据动态、综合统计、分析应用全面提升,入户核查、扩面资源、社保参保等情况全面掌握。各县市区以此为蓝本,建立本地全民参保登记信息平台,并与中心城区系统对接。最终搭建“宜昌市全民参保登记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系统管理覆盖全市,系统数据覆盖全市。

为保证入户调查数据符合新系统的要求,宜昌市人社局与网格监管中心深度配合,继续以全市11000名网格员为主力,统一组织培训,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全民参保登记二次补充调查。同时,通过大数据平台与调查数据进行系统比对,基本建成全市个人参保登记数据库和单位参保登记数据库,实现入库数据完全动态。截至目前,通过对未参保人员及单位入户核查扩面,扩面新增15350人,单位698家。

今年上半年,全市城区网格基础数据平均准确率为95%以上;新增78055条住户信息,已完成信息更新2.9万余条;每月平均上报1000起矛盾纠纷事件和3000起城管事件;发放市民卡和老年优待证5万多张。

宜昌城乡11000名网格员是党委政府联系和服务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居民群众的服务员,是幸福和谐宜昌的平安志愿者和文明天使。他们积极参与全面参保登记,在把更多居民群众纳入国家保障体系的过程中,丰富和完善了实有人口、单位基本信息,及时提供更多的社区公共服务、排查化解大批社会矛盾,为平安宜昌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来源:宜昌网格)

(作者:湖北政法新闻宣传联合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