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谷理想城小区打造智慧立体防控网,社区治安由乱到治。图为社区民警教老人使用智能门禁系统。
长航新村长新责任区警民编织人防网,多年无入室盗窃案。图为社区民警王群与社区矫正戒毒居民交流。
2018年起,武汉警方每月通报各区刑事警情数量最多的社区。在各月通报中,开放式老小区和还建小区占有相当比例。
这两类小区,是城市治安防范的“老大难”。
东湖高新区理想城小区,是2013年建成入住的还建小区,现有人口9969人,其中流动人口占79%,曾经一夜11户被盗。2017年10月,建成为湖北省首个智慧小区,“物联网+社区警务”打造立体防控网,至今入室盗零发案。
汉阳区长航新村小区,一个开放式老小区,建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设有长新和港务两个警务责任区,分别有2996人和2953人,常住人口超过86%。以前,小区盗窃案件时有发生,通过警民编织人防网,近两年无一入室盗窃案。
治安“老大难”小区,是如何变平安的?长航新村和光谷理想城编织小区治安防控网的经验,对开放式老小区和还建小区的治理有诸多启示意义。
日前,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对这两个小区的治理模式进行了调查。
理想城小区:打造智慧立体防控网
A、邻里不熟颇不便 曾是高发案小区
4月8日上午,春光明媚。10栋26楼黄婆婆在理想城绿化广场散步,她对记者说,2017年正月初五,爹爹在家突发脑梗摔倒,她不知所措,所幸有亲戚前来拜年才化险为夷。2017年夏,她将房门钥匙锁在了室内,与爹爹在外面住了四天旅店,等儿子将另一把钥匙从十堰寄来,老两口才回家。黄婆婆感叹:“邻里不熟悉非常不便。”
小区9栋1单元804室房东李慧平告诉记者,2015年夏家中被盗,损失1万多元现金和一部手机。社区民警武窈瑶表示,小区所在地为原郑桥村周胡倪湾,2013年还建房建成时无围墙,人员岔进岔出,入室盗窃、电动车被盗、诈骗警情时有发生。
武窈瑶多方奔走,小区入住一年多后,终于建起了封闭围墙,物业安装了门禁系统。然而,由于居民不适应,小区门禁形同虚设。2016年,理想城小区共发生刑事警情32起。有一晚,一栋高楼11家住户遭遇入室盗窃。
小区有10栋34层高楼,流动人口众多。为加强人口管理,辖区关东派出所组织30多名民警,带着30多名保安,夜晚清查小区流动人口,许多住户不开房门。一晚上下来,仅采集到40多名流动人口信息。
截至2017年4月,入住3年多的光谷理想城仅采集到人口信息1400人,人口管理推进异常艰难,治安隐患突出。
理想城小区物业保安队长胡田称,小区10余名保安,三人一班,每小时要巡逻30多个点位。“小偷在暗处,我们在明处”,物业不可能为每栋楼都安排保安值守。
B、智能门禁来把关 半年再无入室盗
4月9日中午,理想城小区物业办公室,办理智能门禁卡的住户络绎不绝。工作人员瞿火艳说,小区租户流动频繁,智能门禁卡有有效期,办卡时要采集并绑定18类个人基础数据。
2017年4月,理想城小区被东湖高新区公安分局纳入智慧小区创建试点,智慧门禁卡是其重要载体。每晚住户下班回家后,民警和物业挨家挨户敲门,智慧门禁卡在一户户一栋栋推进。2017年10月,智慧小区建成运行,小区人口数据一目了然。截至2018年4月10日,理想城总人口9969人,其中流动人口7866人,年龄集中在25岁至35岁之间。
目前,居民进出小区大门和单元门,可刷脸、指纹、身份证和智能门禁卡,小区治安、消防、能源等前端数据自动采集,通过物联网传输并入公安网,并推送至社区民警手机端。
租户梁某办理智慧门禁卡后,系统核实发现其为吸毒前科人员。社区民警武窈瑶接到推送信息,及时上门核查帮教。有名精神病患者进入小区,武窈瑶也在第一时间发现处理。
小区单元门3分钟没有关闭,民警手机端就会收到红色预警。民警可实时查看单元门的视频监控,有天深夜,武窈瑶通过手机端发现,一女士在单元门口徘徊、心事重重,她迅速前往了解疏导,发现是一起家庭纠纷。
理想城智慧小区建成半年多来,未发生一起入室盗窃警情。小区变平安,武窈瑶则忙于调解邻里噪声、漏水等纠纷,向有关部门反映胶囊房线索,在居民微信群和物业微信群发布安全提示,解疑答惑。
武窈瑶的责任区,有光谷理想城和长城坐标城,两个小区有2.5万人。“不用智慧手段,我每天跑断腿也跑不过来!”武窈瑶说,“物联网+社区警务”模式,实现了社区警务的闭环管理,颠覆了传统走家串户的工作模式。
“科技手段可及时发现问题,但解决问题还是靠人!”武窈瑶认为,智慧平安小区建设,民警与物业、社区及相关职能部门的配合非常重要。
长航新村长新责任区:警民编织人防网
A、邻里守望天天聚 重点人群全关注
4月7日下午,夕阳西下。老房子鳞次栉比的长航新村小区,整洁而宁静。
在14栋与15栋之间的邻里守望点,黄发垂髫,怡然自乐。55岁的魏萍突然发问,“周爹爹下午没来?”“来了,来了!”74岁的退休教师蔡文利指着不远处说。
“魏萍是邻里和睦的润滑剂。”蔡文利告诉记者,自己曾与大儿媳关系紧张,多亏魏萍化解,邻里关照与互动已成习惯,40多名街坊刚刚结伴厦门5日游。
多年前,小区纠纷、小案频发,治安状况复杂。纠纷发现得早,矛盾便小,处置起来也更容易。
经长新责任区民警王群力荐,洲头街原司法所首席调解员刘国凤和禁毒社工王艳萍,分别于2014年初和2017年9月上岗,及时疏解居民情绪,关注小区重点人群,为平安小区建设“排雷”。
邻里纠纷不可避免,有的还非常棘手。小区两住户因楼梯间天窗漏水发生打斗,一人滚下楼梯入院。经刘国凤反复调解,双方达成9万元赔偿协议,达成谅解,检察院公开审查后,依法决定对伤人者不予批捕。
有18年吸毒史的王某某,已成功戒毒5年。禁毒社工月薪1800元,她干得特别带劲,摸排涉毒人员力争一个不漏,上岗半年多,小区在册涉毒人员数就从此前的73人补充到119人。
“吸毒人员最怕空虚寂寞!”王某某每晚守在禁毒工作室,遇吸毒人员回家,就会把他们叫进来谈谈心,不失时机地展开帮助教育,禁毒课堂人气越来越旺。
小区禁毒工作成效明显,涉毒人员复吸间隔时间越来越长。社区民警王群说:“假设吸毒人员每周偷盗一次,一年就作案50多起,管控好吸毒人员,是平安小区建设的重要抓手。”近两年来,长新责任区未发生入室盗窃案。
B、民警融入居民心 回报总是不经意
小区治安防范和人口管理,是社区民警的重要职责。
2004年初,王群成为长航新村长新责任区民警,每天帮困、帮教和帮办,“总有做不完的事”。2007年底,王群索性购买了长航新村一套70平方米的旧房,将小家搬至责任区“大家庭”。
长新责任区有1203户2996人,常住人口占比超过86%,责任区大门和单元门均无门禁。“警务室就在小区大门口,来了陌生人,我会重点关注。”王群说,小区新来了5名租户,夜晚常吵闹,突击清查处理了2名吸毒人员。
王群有空就“泡”在警务室。有次周末商家在小区搞促销,参加者需要出示身份证明,小区居民亲友30余人到警务室开了证明。“我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把我当家人。”王群认为,工作重在平时,你的工作融入了民心,就常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小区一名女士向王群求助,已婚女儿欲中止与男同学的婚外情,被索要10万元“青春损失费”。王群协调无果。这时,该男同学的好友小刘获悉后,主动帮王群做工作,经过警民艰苦努力,纠纷得以化解。原来,小刘是王群帮扶对象廖婆婆的儿子。
长新责任区有几十名精神病人,其中有名王群帮扶的女病人,病情一直未见好转。有一次,王群对她上小学的女儿关心地说:“妈妈病好了就会爱你的”。不料其女儿脱口而出,妈妈把药丢进了下水道。王群当即联系病人的丈夫督促妻子服药,后来病人3年没有复发。
长新责任区有几十名吸毒人员,王群坚持“该管的一定管起来”。有名曾经怒怼王群“为何总是盯着我儿子”的父亲,最终认识到社区民警的价值,有事主动找王群。
10余年来,王群每晚会在警务室为民排忧解难。“我融入居民的生活,居民就会融入我的工作。”王群深有感触地说,居民想减轻我的压力,对小区治安防控的参与度很高,许多居民成了我的“千里眼”和“顺风耳”,开放式老小区管起来并不是不能管好。
记者手记
因小区而异,总会找到答案
治安防控是一道考题,不同小区会有不同的答案。
无论老小区构建的熟人圈,邻里相望鸡犬相闻,还是新小区关门闭户竖起的“坚冰”,邻里是“熟悉的陌生人”;不管是无物业无门房的开放式小区,还是安装智能门禁封闭式管理,治安防控“老大难”均找到了“克星”。
长航新村长新责任区,社区民警默默付出“沉到底”,警民同心协调行动,平添“千里眼”和“顺风耳”,警民互信编织严密而又有温度的社会治安防控网。
光谷理想城小区,“物联网+社区警务”向科技借警力,加强对重点人群精细化管理,打造高效立体治安防控网,是小区治理的创新。
小区治安管理智慧化,将是大势所趋。推广理想城小区经验,今年武汉将建设100个智慧小区。
创新社会治理,建设平安小区,居民永远是中心点;钢筋水泥里的住户,不应是一盘散沙,而应是防控网上有机联系的节点。因小区而异、因地制宜,找准治安防控的压舱石,平安小区的航船将行稳而致远。
来源:湖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