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中央、省综治公安部门的领导指导下,宜昌市以网格化管理加强基层基础建设,以“雪亮工程”建设全面提升社会治理信息化水平,推动实现综合平台共建共享、数据资源互联互通、服务管理相促相进,“雪亮工程”与网格化管理深度融合,有力筑牢了平安宜昌建设根基。
综合平台共建共享
2011年起,宜昌市在全国、全省率先创新社会治理,全面推进网格化管理新模式,构建了以人为本的网格化管理、信息化支撑、社会化服务的“一本三化”社会治理新体系。全市按照行政区域划分为11000个网格,网格四至边界清晰,城市部件归属明确。城区每个网格配备一名专职网格员,各配备一部安装“社区E通”APP的智能手机终端,负责网格内的信息采集和综合服务。全市建立统一的空间地理信息平台(GIS),将网格员采集的人口、法人、房屋、部件和各类视频探头等内容落实在1:500的电子地图上,形成全市的“数字网格”,搭建统一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服务综合信息平台。
近年来,宜昌市将“雪亮工程”建设与网格管理深度融合,采用云计算、云存储技术,搭建了全市共建共享的三峡云计算中心,集中整合全市信息资源,全市视频监控信息(“视频云”)和网格化服务综合信息(“网格云”)在“三峡云”平台上互联互通。城市视频监控云平台已接入38个部门,623家单位,近20000个摄像头,2017年底将扩容到52.9PB,实现27000路30天高清视频信息存储能力。网格化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已实现了与市直30多个部门信息实时交换,目前,信息总量已达30亿条,每天交换比对的数据达100万条。通过将分隔的基础信息整合起来,零碎的资源融合起来,分散的力量聚合起来,实现了视频信息资源“大数据”联通共享,成倍提升了整体使用效益。
信息资源互联互通
宜昌市积极推动网格化信息系统与区域各类视频系统资源整合,对公安、消防、交通、城管、食药、教育等部门和社区物业、社会单位等视频监控系统逐步进行了整合。截止目前, 5个主城区视频监控系统全面实现了与网格化信息系统的融合对接、联通共享,实现了网格化体系全景式、全方位、全时空指挥调度监督,实现了全面覆盖、全面可视化监控。网格员每天利用社区监控平台或社区E通“视频巡查”模块,对网格内的重点地区、重点部位、重点场所、重点设施的安全运行、社会治安、环境秩序进行“视频巡查”,同时坚持每天开展两次实地巡检,实现电子监控与人工巡查的有机结合。
坚持问题导向,着眼实战应用,充分利用可视化指挥系统、视频摘要、人脸识别、电子围栏等新技术,加强对吸毒人员、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刑释解教人员等重点人群的分析研判,实现实时预警、即时推送。去年以来,系统通过云计算智能推送信息2385条,抓获违法犯罪人员313人,其中利用人脸识别系统破案10余起。全市各类幼儿园、学校实现高清视频探头全覆盖、全联网,视频探头可对校门口附近人员实时进行人脸识别、信息比对,一旦有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等重点人员出现,系统即时发出预警,并将信息推送到校门值班室保安人员,由保安人员及时处置,有效维护了校园周边的治安秩序。网格员同步把社区矫正对象、吸毒人员、精神病人、信访重点人员、刑满释放人员等“特殊人群”作为重点服务对象,正常情况每周上门关照,分类掌握上报信息;异常情况系统自动预警,综治部门实时应急响应,实现线上动态监控与网格巡查的良性互动。
服务管理相促相进
“雪亮工程”不是对现有视频监控平台的“复制粘贴”和简单累加,宜昌市综合集成了视频探头的实时监控、图像分析、指挥调度等功能,充分发挥其信息收集、动态跟踪、痕迹管理等作用。在网格员社区E通上增加视频通话功能,市政府应急中心、市综治中心、市公安局指挥中心可以通过手机、电脑与其进行视频通话,能够随时调度网格员,及时掌握一线情况。网格员在日常巡查过程中发现的人员聚集、矛盾纠纷、城管事件、消防火灾等事件,也可以通过社区E通实现音视频信息实时上传。
把社区公共服务与信息智能分析应用相结合,人口基础信息、视频信息、人像信息互联互通,实现16个部门的信息交换、9个部门的资源共享,城区100万居民、1.25万家单位数据信息的综合应用,推动更加精准有效的民生服务进门入户。城区网格员2016年办理11万张市民卡、6万张老年优待证,办理过程中系统自动与后台身份信息和头像信息进行比对,不需要居民群众提供身份证、房产证复印件和照片,不需要缴纳制证费用。对于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残疾人和其他重点关照人群,网格员在上门开展养老人员、低保人员、高龄津贴资格认证、年审过程中,用手持终端现场采集鲜活人像信息上传部门业务系统,在确认核准身份信息的同时丰富了人像数据资源库,充分发挥了网格员移动“摄像头”的作用,打造了移动的“雪亮网格”,从源头上夯实平安建设和维护稳定的社会基础。
(来源于:宜昌网络)